仲恺高新区潼侨镇全力打造“产城人”融合发展样板区
2019-05-10 17:24:06    来源:恺视网原创
        黄瑞丰,今年55岁,印度尼西亚归侨,1964年随父母回国后到陆丰华侨农场,1990年投靠姐姐迁入潼湖华侨农场。现在他和妻子以及两个小孩居住在潼侨侨安花园高层小区,夫妻俩制作的九层糕和糯米糍等印尼风味糕点深受潼侨群众的喜爱,每天供不应求。他们现在的生活充实而富足。而回想起当年刚来潼湖华侨农场时的生活和居住条件,夫妻俩深有感触!
【同期声】
黄瑞丰夫妇:开始就是住瓦房咯,现在搬过来这边环境就很好了,不错了!
记者:你们当时在华侨农场房子多大?
黄瑞丰夫妇:46平方,我们住在四队的时候是46(平米)。
记者:这边的面积是多大?
黄瑞丰夫妇:这边108(平米)
记者:原来46平米住了几个人?
黄瑞丰夫妇:四个。很小哦!很挤,所以好在农场有这个政策给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要多谢华侨农场照顾归侨。

        据了解,仲恺潼侨镇目前下辖5个社区和3个行政村,总人口近5万人,其中归侨4000多人。像黄瑞丰夫妇享受到这种优惠政策的归侨在潼侨镇还有很多,这主要得益于潼侨镇从2005年就已经开始实施的侨房改造项目。
曾汉青  仲恺高新区潼侨镇副镇长:当时是为了改善我们的归难侨原有的住房(条件),因为他们现住的住房都是泥瓦房,都是危房。2005年启动以后,我们到现在已经度过了14个春秋,这14年我们总共建设了三期的侨房。其中,新侨花园,总共有220户。侨安花园两期,第一期是278户,第二期是678户。
        累计投入4亿多元,共分三期建设的侨房已经在2017年建成,现已全部交付使用。对符合条件的归侨户,按照以房换房和自愿的原则,潼侨镇政府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置换方案。
曾汉青  仲恺高新区潼侨镇副镇长:归侨他们住的房子以前都是四五十平方的,地方狭小,而且都在一些边远的角落,条件比较艰苦,那么他们置换这个新的侨房,70平米以下的房子,他们可以以房换房,不用自己再掏腰包。如果他们的房子是70平米以下,但是置换的房屋又超过70平米的,那么就这个差价来进行补偿。
        按照方案,归侨自筹0.6—2.3万元不等,可安置一套86—108平方米的安居房;自筹1.6—6.9万元不等,可安置一幢占地面积70 平方米,1至3层,70—210平方米不等的安居房。
曾汉青  仲恺高新区潼侨镇副镇长:这些归侨侨眷住上这侨房以后,应该说是彻底的改善了他们的住房条件,让他们住上了侨房,感受了新时代美好的生活。
        据潼侨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老一代归侨为潼湖华侨农场,也就是潼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潼侨镇党委、政府在衣食住行会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曾汉青  仲恺高新区潼侨镇副镇长:在住房面,他们已经基本上解决了。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为他们提供这个职工的医保啊,社保啊,以及这个困难的救助啊,还有他们子女的这个就学,就业方面给予更多的这个帮助,让他们能够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他们的子女就业更加无忧。
        潼侨镇大力实施的侨房改造项目让广大归难侨等危房户住上宽敞舒适的“洋房”,充分保障自身权益,彻底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安居房还能办证确权,没有遗留问题,这有利于潼侨镇的和谐稳定发展和侨区形象的全面提升。
        潼侨镇危房户居住分布范围共有14个生产队,实行整体新建安置能有效地腾出原归难侨居住点,村队用地近1000亩,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预先为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科融新城开发建设提供用地保障。同时潼侨镇将利用规划中心区土地出让回拨收益,探索建设归难侨共同富裕工程,有效解决广大归难侨生活出路问题。
        让归侨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只是潼侨镇重点工作中的一项。2019年,是仲恺高新区打造国内一流高新区的攻坚之年。今年潼侨镇将按照“党建引领、产业强镇、民生为本”的工作思路,强化党的领导,突出改革、发展与创新,全力助推潼侨经济社会加快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启新时代产城人融合发展样板区建设。
        下来,潼侨镇将围绕“产业、城市、人”现代城市发展的3个基本元素,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产育人、以人强产,以城聚人、以人旺城,形成产业包围城市、人与生态和谐共进的发展模式,大力推动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投产,打造经济新增长点。(视频:龙曦)
备案信息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1319011号 | 231901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366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441300100001 | 粤ICP备09008791号
技术支持:惠州广电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5 hzrtv.cn All Rights Reserved.